有小伙伴表示,养细胞就像养孩子,要小心翼翼地伺候着。然而在小编看来,养细胞更像养祖宗。孩子我们尚且可以教育,但是如果你对细胞粗暴一点,偷懒一次,它就会不开心,分分钟给你难堪,让你痛心疾首。还有一些小伙伴表示,没有遇到过细胞污染的人多半是没有养过多少细胞,然而遇到污染不能快速辨别及时处理的也肯定不是“老司机”。滴滴滴,老司机上路了,带你拯救这些磨人的小妖精们。常见的细胞污染类型,如细菌污染,真菌污染,支原体污染,病毒污染,黑胶虫污染,细胞株交叉污染等。众所周知,细胞污染后最好处理方式是丢弃,重新复苏细胞。但是如果遇到个别细胞十分珍贵无法丢弃时,我们可尝试尽力“抢救”一下。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分辨污染源呢?确定污染类型后又该如何处理呢?
    
        
            | 污染类型 | 常见种类 | 具体表现 | 污染主要来源 | 
        
            | 细菌污染 | 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假单胞菌(Pseudomonas)、白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lbus) | 细菌污染会导致培养基1~2d出现黄色或白色浑浊、颜色改变以及pH值急剧变化。 | 操作不当或器材消毒不严;细胞培养试剂污染细菌未被检测出来。 | 
        
            | 真菌污染 | 烟曲霉,黑曲霉,毛霉菌,孢子霉,白色念珠菌,酵母菌等 | 真菌污染后短期内不会出现培养液的浑浊,培养基中会漂浮白色、浅黄色或黑色的小点,4d左右可以在高倍镜下观察到丝状,管状或者串珠状的菌丝。 酵母菌污染,显微镜下常见成串的珠状物,形态呈卵形,大约比细胞小5~10倍。当其进行出芽生殖时,会聚集成连体结构。 | 实验人员(实验服),并且具有季节性,像长蘑菇的季节很容易感染这种菌类。 | 
        
            | 支原体污染 | 口腔支原体、发酵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实验人员来源); 精氨酸支原体和无胆甾原体(血清来源)猪鼻支原体(猪来源的胰酶) | 细胞培养(特别是传代细胞)被支原体污染是个世界性问题。在细胞培养中支原体感染发生率达到63%。支原体早期污染,培养液也不浑浊。后期污染会出现培养基变色、细胞生长受抑、细胞成团、镜下有小颗粒甚至死亡。 | 实验人员来源; 血清来源; 猪来源的胰酶;   | 
        
            | 病毒污染 | 绝大部分病毒对宿主细胞的选择具有专一性   | 一旦细胞遭受污染后显微镜下能明显观察到细胞碎片增多、肿大、圆缩、脱落等病态变形,严重时会在单层细胞上观察到局部破损空斑 | 可能来源于血清,胰酶及其他动物源试剂。如BSA,HSA等。 | 
        
            | 黑胶虫污染 | Dr.Cell 目前检测的黑胶虫样本,62%为细菌,38%为支原体。 | 在显微镜的高倍镜下可见培养液中有小黑点状颗粒(卵圆状、球状、杆状等),并做活跃的布朗运动或原地颤动,即可大致判断为黑胶虫污染。 | 因为目前科学界对于黑胶虫并无准确定论,因此主要来源也无法进行断论。根据Dr.Cell检测的黑胶虫样本可以看出,黑胶虫的来源是多样性的,试剂,耗材,人为等都有可能。 | 
        
            | 细胞株交叉污染 | 目前,世界上已有几十种细胞都被HeLa细胞所污染,致使许多实验宣告无效。据统计约30%细胞系被交叉污染或错误辨识。 | 近年NIH、ATCC、Nature和Science等多次发出呼吁,要求研究者对细胞进行鉴定,NIH等权威机构也将细胞系鉴定作为基金申请的前提条件。 | 细胞株的交叉污染,常因不经意的实验疏忽(不同细胞株分盘时,共享一瓶培养基;枪头、移液管忘记更换;)实验操作人员录入错误细胞株名称;传代时的培养皿;冷冻细胞时的冻存管)而发生,继而造成后续数据搜集错误。 | 
    
    
        
            | 产品名称-中文名称 | 货号 | 作用种类 | 
        
            | 两性霉素B,250mg/ml | 03-028-1B | 真菌,酵母菌和霉菌 | 
        
            | 两性霉素B,2500mg/ml | 03-029-1B | 
        
            | 制真霉素,10000units/ml | 03-030-1C | 真菌,酵母菌和霉菌 | 
        
            | 青链双抗(青霉素-链霉素) | 03-031-1B | 对革兰氏阳性菌G+,革兰氏阴毒性G- | 
        
            | 青链双抗(青霉素-链霉素)10X浓缩 | 03-031-5B | 
        
            | 青链霉素,制真菌素三抗 | 03-032-1B | 真菌、酵母菌和霉菌、G+、G- | 
        
            | 青链霉素,两性霉素B三抗 | 03-033-1B | 真菌、酵母菌和霉菌、G+、G- | 
        
            | 青链霉素,新霉素三抗 | 03-034-1B | 真菌、酵母菌和霉菌、G+、G- | 
        
            | 硫酸庆大霉素溶液,50mg/ml | 03-035-1B | 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支原体 | 
        
            | 卡那霉素溶液,10mg/ml | 03-049-1B | 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支原体 | 
    
判断为真菌污染
    
        
            | 产品名称-中文名称 | 货号 | 作用种类 | 
        
            | 两性霉素B,250mg/ml | 03-028-1B | 真菌,酵母菌和霉菌 | 
        
            | 两性霉素B,2500mg/ml | 03-029-1B | 
        
            | 制真霉素,10000units/ml | 03-030-1C | 真菌,酵母菌和霉菌 | 
        
            | 青链双抗(青霉素-链霉素) | 03-031-1B | 对革兰氏阳性菌G+,革兰氏阴毒性G- | 
        
            | 青链双抗(青霉素-链霉素)10X浓缩 | 03-031-5B | 
        
            | 青链霉素,制真菌素三抗 | 03-032-1B | 真菌、酵母菌和霉菌、G+、G- | 
        
            | 青链霉素,两性霉素B三抗 | 03-033-1B | 真菌、酵母菌和霉菌、G+、G- | 
        
            | 青链霉素,新霉素三抗 | 03-034-1B | 真菌、酵母菌和霉菌、G+、G- | 
        
            | 硫酸庆大霉素溶液,50mg/ml | 03-035-1B | 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支原体 | 
        
            | 卡那霉素溶液,10mg/ml | 03-049-1B | 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支原体 | 
    
判断为支原体污染
检测
可先进行PCR检测以确定是否为支原体污染。清除
使用支原体清除试剂。处理试剂依推荐的浓度使用,可去除90%以上实验室常见的支原体污染(无单一试剂能100%去除支原体污染),没有发现细胞毒性,处理方法非常便捷。

预防大于治疗,使用生物安全柜前用支原体预防喷雾喷洒一次台面,CO2培养箱每两周一次喷洒消毒。

支原体处理方案:
    
        
            | 中文名称 | 货号 | 备注 | 
        
            | 支原体污染检测试剂盒 | 20-700-20 |  | 
        
            | 支原体污染处理试剂 | 03-036-1B/C |  | 
        
            | 03-037-1B/C |  | 
        
            | 03-038-1B/C |  | 
        
            | 支原体、细菌、真菌污染预防喷雾剂 | IC-110100 |  | 
        
            | 支原体预防试剂 | 01-867-1B | 100ml,有效消毒二氧化碳培养箱中的水盘 | 
        
            | 01-916-1E | 50ml,有效消毒任何形式的水浴环境 | 
    
判断为病毒污染
选用辐照血清以避免任何活的微生物进入培养体系。
判断为黑胶虫污染
☆ 温馨提示,至少每半年一次进行细胞鉴定,理想情况每2-3个月鉴定一次,且课题开展前最好先确认使用的细胞身份。
❤❤
最后给科研党的一点小建议
细胞污染起因无数,最为主要的原因还是操作方法不当,
超净台(生物安全柜)里的灭菌枪头拿出外头使用,又放回超净台,或是双手未经酒精杀菌消毒,操作期间触碰到培养瓶口或是在培养皿上挥过导致灰尘细菌掉落而后才是培养环境不佳,培养箱水盆未定时清洁擦拭,培养基、缓冲液未适当封口保存等。
因此,回归问题根本,预防胜于治疗,操作员应重视所有防止污染的操作流程,才是最有效且0成本的预防。
欢迎关注公众号留言咨询,给您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了解详细信息可戳原文,转载请标明出处。
BI 中国市场部:上海逍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详情点击:阅读原文
 
                                    
                                    
                                    
                                        
                                            hPSC多能干细胞来源类器官培养Protocol
                                            (2023-08-25T00:00 浏览数:22092)
                                        
                                            临床标准:Biolaminin助力细胞大规模生产
                                            (暂无发布时间 浏览数:21851)
                                        
                                            逍鹏讲堂 | FiberCell系统的基础认识
                                            (2023-08-01T00:00 浏览数:22242)
                                        
                                            【文献分享】Nat Commun | 裸鼠成瘤(CDX)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暂无发布时间 浏览数:35740)
                                        
                                            干货:一文了解细胞库检定!
                                            (2023-07-05T09:40 浏览数:27159)
                                        
                                            构建动物肿瘤模型的“好帮手”—VitroGel(续集)
                                            (2023-06-20T09:54 浏览数:32312)
                                        
                                            构建动物肿瘤模型的“好帮手”—VitroGel(续集)
                                            (2023-06-15T17:37 浏览数:20758)
                                        
                                            618年中大促!
                                            (2023-06-14T13:36 浏览数:20235)
                                        
                                            文献中的NTA粒径浓度图那么好看怎么做的?| 希尔博士来告诉你
                                            (2023-05-29T10:58 浏览数:22691)
                                        
                                            Biolaminin 521|从科研到临床的长情陪伴
                                            (2023-05-23T14:17 浏览数:22338)